admin

第一章 群众体育

admin NBA赛事 2024-02-10 64浏览 0

  改革开放初期,青岛群众体育主要由体育、教育、工会等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开展活动,学校体育、职工体育首先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青岛市按照“三为主”(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学校体育以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以达标为主)的原则,开展学校体育锻炼达标活动。全市各行业、各企业事业单位大多建立项目运动队,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基层运动会和比赛活动。同时,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建立老年人长跑队、网球队、乒乓球队等老年活动队伍,老年人体育开始兴起。

  1995年,青岛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依靠政府推动、依托社区联动、立足经济拉动、面向群众互动”的全民健身运行机制。以青少年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和老年人体育为重点,推行“大型活动为引领、设施建设为保障、体质检测为依据、健身指南为教材”的全民健身运动模式。开展全民健身大竞技、全国群众登山大会、万人健步行、社区体育健身节等系列活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为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推动农村体育发展。

  第一节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锻炼达标活动

  1979年,全市各学校逐步恢复“两课、两操、两活动”(两课:体育课和运动训练课;两操:早操和课间操;两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活动),把上好体育课、坚持课间操、开展每人每天锻炼1小时达标,作为评选优秀教师、先进班级和“三好”学生的条件之一,促进学校体育活动开展。1980年,市区中小学生达标64271人,占学生总数的24%,达标率在50%以上的中小学有9所。

  1982年8月,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青岛市组织对市区中学近8万名学生进行体测,达标率35.82%,有57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之后,每年对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1次普查。1985年,全市集中组织对城乡7~18岁的男女学生体质健康进行首次摸底调查。1987年,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提高到79%。其中,农村学校达标率60%以上。1989年,全市310所中小学被评为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其中,国家级2所,省级69所,市、县级239所。

  

  1991年6月,青岛市第一座小学校内体育馆在青岛上清路小学落成。

  1993年,市教委、市体委对省市两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重点考核,三分之二学校通过验收。1996年,青岛市实施国家“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2次远足、野营活动,每年学生进行1次身体检查),各区(市)陆续投资改建一批中小学体育设施。

  2000年,青岛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学校青少年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中小学生体育示范观摩大会,促进校园课外体育锻炼。2001年5月,举办“百万青少年体育健身节”,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举重等10余项体育比赛,引导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当年,全市中小学体育达标率98.6%。2003年后,全市各中小学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级评定制度,改进学校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工作,学生体质健康评估体系更趋科学全面。

  市中小学生体育五项联赛 

  1987年,青岛市改革体育竞赛体制,推出中小学体育五项(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后增加乒乓球、举重)联赛。在当年首次举办的体育五项联赛中,田径和游泳成绩均获大幅提高,有9人破6项省各年龄组纪录,2人破2项市纪录,27人破10项市年龄组纪录,17队破6项市年龄组接力纪录。此后,市中小学生体育五项联赛形成制度,每年举办1次,成绩优异单位由市教育局、市体委联合予以表彰奖励。

  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83年5月,国家体委印发《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试行办法》,规定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评定条件、验收标准。当年,青岛纺织机械厂子弟小学、青岛十八中获山东省首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

  1986年,全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到131所。其中,省级26所、市级61所、县级44所。1988年,青岛市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学校体育教学更趋规范。当年,青岛十五中(田径)获“全国先进体育传统学校”称号。1989年,青岛海洋大学(田径、游泳、排球)、青岛化工学院(田径、足球)和青岛十八中(田径)、青岛十五中(田径)、青岛三中(田径)、青岛二十九中(足球)、青岛二十五中(足球),分别被山东省教委、山东省体委命名为山东省培养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大学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1990年,组织对全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重新审核,有177所体育传统学校验收达标。对未达标学校限期纠正,或取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

  1995年,青岛铁路一中(田径、足球)和青岛二中(篮球)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1998年,市体委、市教委共同举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术论文、体育论文评选活动,有49篇论文入选,促进体育教研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至2000年,全市有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23所。市体委、青岛十五中、莱西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等10个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命名100所学校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岛二中为全市唯一入选学校。

  

  2000年,青岛十五中组队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世界中学生田径比赛,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体育特色教育

  80年代,全市各中小学开始创办体育特色教育。90年代,市南、市北、四方3区将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等体育智力竞赛项目引入课堂教学。1993年,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的通知》,规定办学标准为“全面加特色,合格加特长”。1994~1998年,市教委公布54所特色学校中,体育类有5所。

  1999年,青岛育宏小学将国际象棋列入教学课程,成立学校国际象棋集训队。2001~2003年,该校3次代表青岛市参加全国小学生“棋童杯”国际象棋比赛,均进入团体赛前四名,最好成绩是甲组团体第二名,培养出一批国际象棋优秀后备人才。其中,修德顺、马群、苗霖、孙心悦、孙方卉获“国家棋协大师”称号。1999年,育才中学年仅13岁的卜祥志,获“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称号,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打破由乌克兰人波廖马涅夫保持的14岁零17天的世界最年轻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纪录。2000年,育才中学将国际象棋正式纳入教学课程。该校培养出的国际象棋优秀后备人才在全国中学生和世界国际象棋大赛中屡创佳绩。2005年,经中国棋院、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试验总课题组认定,该校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试验基地”,同时承担全国教学研究课题。

  

  1999年,育才中学年仅13岁的卜祥志获“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称号,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图为卜祥志(右一)在2001年国际象棋大师比赛中。                                 

  2004年,市政府印发《2004~2010年帆船发展行动计划》,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普及帆船知识,开展帆船运动技能培训活动。创办帆船特色学校,以培养青少年作为帆船运动开展的重点,实现“百校千帆”的目标。2005年,举办“青啤杯”帆船夏令营和帆船、帆板比赛。

  第二节  职工体育

  1978年,青岛市职工体育竞赛制度开始恢复。当年,全市企业建立各种锻炼队(组)1230个,约11万职工参加以“两操一拳”(广播操、生产操,太极拳)为重点的体育锻炼。同时,在栈桥、贮水山公园、沧口公园、李村北山等地开设11个辅导站,开展练功十八法活动。1979年,全市各系统所属661个基层单位,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347人,开展“操、拳、跑”单位达215个。当年,青岛市总工会被授予“全国职工体育先进集体”称号。1981年,市总工会把职工广播操列入正式比赛,此后,每年举行全市职工广播操比赛。同时,青岛港务局等部分企事业单位坚持每年召开职工运动会。

  

  青岛港自1955年开始举办首届职工体育运动会,至2005年共举办33届。图为2004年6月6日,在颐中体育场举办的青岛港第三十二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                                       

  1983年5月2日,全国职工马拉松比赛在广西柳州举行。山东省10名队员参加(青岛籍7名),获女子团体冠军,李秋凤获女子乙组1500米、3000米第一名,王连美获女子丙组1500米第一名、3000米第二名。当年,全市各类职工运动队(组)达2573个。其中,足球队1178个、队员5.5万余人。

  1984年,借鉴全国足球赛事组织办法,青岛市职工足球赛实行升降级制。当年,有1230支球队报名参加选拔比赛,同泰橡胶厂等8支球队晋升为甲级队。当年,举办青岛市第二十届工人运动会,有49个单位1298名运动员参加,由玉霞等7人破7项市田径纪录,王兆祥等7人破9项市举重纪录,为历届工人运动会破纪录最多的一年。1985年,在山东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上,青岛队获51枚金牌、46枚银牌和29枚铜牌,以总成绩927分居全省首位,并有15人破25项全市纪录。在当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工人运动会上,代表山东参赛的42名青岛籍运动员获9枚金牌、5枚银牌和10枚铜牌。同年,在山东省首届职工足球赛上,四八〇八厂足球队获冠军。1986年,青岛工人运动员赵健民、赵以斌、王厚泉,代表山东参加全国职工马拉松赛,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山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青岛队有152名职工运动员参赛,共获25枚金牌、8枚银牌和12枚铜牌。

  1987年,青岛市区工厂企业有田径场4个、足球场15个、篮(排)球场272个、乒乓球室590个。职工足球队发展到1318支,其中青岛港务局有110支,青岛国棉一厂有女子足球队12支。青岛港务局、青岛国棉一厂、青岛机床厂和市南区第一人民医院等,举办四人制、五人制、七人制、九人制足球赛。同年,青岛市被国家体委、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足球先进城市”称号。青岛市政足球队取得全国乙级分区赛第五名,青岛市职工广播操活动被《工人日报》列为“1987年全国职工体育十件大事”之一。

  1988年,青岛市成立职工体育协会,会员单位171个。1989年,青岛工人代表队参加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全国职工健美、健美操比赛”,夺得3枚金牌、3枚银牌和团体总分第二名。同年,市体委组建“艺华足球队”,参加全国足球乙级联赛。1990年,全市2144个基层单位建立体育机构,专职体育干部218人,兼职体育干部1089人,基层运动队达到5746个,共组织举办各项体育竞赛1.4万余次。有1734个工厂举办田径运动会,占基层单位的58.8%。当年,青岛针织三厂被授予“第十一届亚运会突出贡献奖”,青岛邹家帆船厂被授予“第十一届亚运会贡献奖”,青岛铸造机械厂工会主席段孝义作为企业代表受到国家体委的通报表彰,青岛染料厂等3个企业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87~1990年,青岛市连续4年保持“全国百万职工长跑先进城市”和“全国职工足球先进城市”称号。1991年9月,全国总工会、国家体委在青岛召开全国第二届职工体育工作会议,市总工会作《青岛市职工体育良好传统和现代体育意识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经验介绍。1992年8月,山东经贸委足球队获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冠军,晋升甲级联赛。

  

  自1981年起,青岛市每年举行全市职工广播操比赛,该项活动被《工人日报》列为“1987年职工体育十件大事”之一。           

  1994年,青岛市恢复开展职工甲级、乙级足球联赛,举办“恒泰房地产杯”“青百二店杯”等足球赛。1996年,市体委、市广电局、青岛日报社联合举办“发达杯”足球赛,参赛队共16支。

  1995年和1996年,青岛市先后举办两届历时1个多月的全民健身大竞技系列活动,全市70多个单位的70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竞技系列比赛。1997年,举办首届海边系列大众体育运动会,有300多个单位的3万余名职工参与。2001年,青岛市建立成年业余足球联赛制度,并举办首届“世达杯”青岛市业余足球联赛,比赛分为甲级队、乙级队,实行升降级,有8支队参赛。2004年第四届参赛队达17支,包括12支甲级队和5支乙级队。2005年后,该赛事被纳入“亚洲展望计划”青岛城市足球联赛。

  

  1987年,青岛市被评为“全国职工足球活动先进城市”。1992年8月,山东经贸委足球队获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冠军,晋升甲级联赛。图为全体参赛队员及教练员合影。                           

  第三节  农村体育

  体育基础建设

  1986年,胶南县在全市率先成立农民体育协会。同年,青岛市农民体育协会成立,并制定《青岛市农民体育协会章程》。为重点扶持农村体育工作,农村体育经费补助标准由人均0.02元提高到0.13元。崂山县、莱西县、黄岛区筹资兴建体育场馆。当年,农村参加季节性体育活动的人口逾160万,占总人口的33%。1990年,全市组织70余次大型体育活动,农村参与人数逾50万。

  1995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把提高农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列为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青岛市调整充实农村各级体育组织,各县、乡(镇)均成立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农村体育经费得到逐级落实。1996年后,各级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兴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2000年,全市231个乡(镇)成立农民体育协会,建立全民健身活动辅导站(点)1648个,全民健身网络服务体系覆盖率达80%以上。

  2001年,青岛市制定并实施《农村体育五年发展规划》,推进“百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2002年,贯彻《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农村体育以农民为主要对象,以乡镇为规划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农村体育工作、农村体育网络建设。至2003年,共有1233个行政村建成体育活动室,农村体育辅导站(点)增至8440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96名,组织开展太极拳(剑)、腰鼓、秧歌、长跑、篮球、棋牌等健身活动。2004年,青岛市开展“农村体育年”活动。全市共投资100万元,启动农村“个十百千工程”,即建成1个体育示范市、10个体育示范镇、100个体育示范村,培训1000名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当年,青岛市启动“体育三下乡(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卫生)”活动,现场发放20万份体育科普知识宣传单和5000册农民健身手册,免费为群众进行体质检测,并赠送价值8万余元的体育器材和户外体育健身设备。

  2005年,青岛市农村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各乡(镇)均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点),配设备和专职人员,全市经常参加季节性体育活动人口比率达45.2%。                              

  农民兴办体育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农村体育需求不断增长,青岛市出现农民出资兴建体育场馆、开办足球学校和举办体育比赛等。

  1984年,崂山县举办“丰收杯”农民越野长跑比赛,沙子口镇队和河套乡队分获男女团体冠军。1985年春节期间,即墨县移凤店乡举办首届全民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乒乓球、武术、象棋等,参与活动逾5000人。当年,四方区吴家村新兴农工商联合公司兴办青岛新兴儿童足球学校,招收学龄前儿童,教学实行规范化管理,保障训练经费,并聘请著名足球教练姜燕栋等任教,成为全国最早的农民自办体育足球学校。1986年,莱西县牛西埠镇村民隋广明成立全市第一支家庭篮球队,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体育组织诞生。

  1987年,平度县首次承办有11支代表队参加的全国青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胶州市在新落成的室外跳水游泳池承办首届全国农民游泳比赛,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112名农民游泳运动员参赛。1988年,崂山县体育馆承办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篮球预赛(北方赛区),上海、浙江等8支队参赛,崂山县李村镇农民篮球队代表山东省参赛。

  1991年,由四方农工商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设的青岛新兴体育馆竣工,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有健身房、训练厅等设施,是全国第一个由农民投资建设的体育馆。1995年,莱西市创办齐鲁武校,以农村招生选材为主,先后为专业队输送运动员80多人,在省级以上武术比赛中获奖牌140余枚,被国家体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先进武术学校”。

  

  1991年,由青岛四方农工商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设的青岛新兴体育馆竣工,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全国第一个由农民投资建设的体育馆。图为新兴体育馆户外场馆。

  参加体育竞赛

  1984年12月,山东省举办首届“丰收杯”农民篮球比赛,青岛浮山所男子篮球队夺得冠军。浮山所男子篮球队和崂山县沙子口镇女子篮球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一届“丰收杯”农民篮球赛,分获丹阳赛区第三名和第二名,沙子口镇女子篮球队在总决赛中获第六名。1985年5月,青岛市组队参加山东省首届农民田径运动会,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沙子口镇岭西村农民王秀婷一人夺得女子800米、3000米和4×400米接力比赛3项冠军。当年10月,王秀婷独揽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800米和3000米两枚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农民田径运动健将。崂山县沙子口镇女子篮球队夺得山东省女子篮球比赛冠军,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比赛。

  

  1985年10月,沙子口镇农民王秀婷(13号运动员)在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上夺得女子800米和3000米两枚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农民运动健将。

  1987年,崂山县李村双山农民足球队成为青岛市和山东省“农蓄杯”农民足球赛“双料”冠军,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储蓄杯”农民足球比赛,获亚军。同年,王秀婷获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10000米第八名,并刷新两项亚洲纪录,成为亚洲女子3000米破9分大关第一人,获1987年度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称号。1988年山东省第一届农民运动会上,青岛市代表队以167.5分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共夺得14枚金牌、4枚银牌和10枚铜牌。同年,崂山县农民足球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在大连举行的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足球比赛,并获冠军。1988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王秀婷获女子10000米比赛第七名;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亚运会上夺得女子10000米金牌;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获女子10000米比赛第六名,并刷新亚洲纪录。

  1999年,青岛市农民代表队参加山东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获5项冠军,成绩列团体总分第五名。11月,即墨市、莱西市获山东省“田径之乡”称号。同年,青岛市举办“农村体育先进县”篮球比赛,崂山区农民篮球队夺得冠军,并代表青岛市参加全省农民篮球比赛。

  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平度籍运动员李淑芳夺得女子柔道63公斤级银牌,实现中国奥运会柔道小级别奖牌零的突破。当年,青岛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全市24支代表队共682名运动员参赛,其中乡(镇)队14支。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十一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上,张娟娟获女子团体冠军;在第十二届亚洲射箭锦标赛上夺得女子个人冠军;200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获女子射箭团体银牌。

  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

  1984年,国家体委确定开展全国体育先进县评选活动。1985年,青岛市举办山东省第一个“体育活动月”,推动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1987年6月,按照国家体委颁布《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和评选办法》及《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的细则》,青岛市开展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莱西县有22个乡(镇)建立体育组织,成立3200余支业余代表队和736个“青年之家”。当年,莱西县、平度县获首批“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此后,即墨市、崂山区、胶州市先后通过验收,跨入“全国体育先进县”行列。2000年,胶南市被列为山东省争创活动先进典型,同时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称号。至此,青岛市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体育先进县(市)”行列的城市。至2005年,全市拥有全国体育先进县(区)6个、农民体育先进乡(镇)11个。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老年网球运动

  1982年4月,市老年网球协会成立。8月,市老年网球队首次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二届全国老年网球锦标赛。自此,市老年网球队先后8次以山东省队名义参加全国老年网球锦标赛。

  1984年,青岛体育训练基地建成正规网球场地,定期向老年网球爱好者开放。1985年,青岛市举办首届“蓝天杯”网球赛,邀请包括中直机关、解放军、上海、沈阳、西安、重庆、宁波、大连以及中国香港等代表队参赛。至2003年,该项赛事连续举办19届,成为一项传统赛事。市老年网球队获第一届和第十三届“蓝天杯”老年网球邀请赛团体冠军。在由厅局级以上退休干部参加的“特邀双打”网球比赛中,市老年网球队多次夺得冠军。

  1990年后,市老年网球队在全国全省比赛中成绩不断提升。1992年,在成都夺得西南地区老年网球比赛亚军。1993年11月,在第三届山东省“雪燕腾飞杯”网球比赛中,获男子团体冠军。1999~2001年,连续参加3届华东地区老年网球比赛,获1次亚军、2次第三名,并在山东省举办的老年网球比赛中3次获团体冠军。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老年门球运动

  80年代中期,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的门球运动,在青岛老年人中逐渐普及。1985年4月,青岛派人参加全国首期门球培训班。12月,在市第一体育场和兰山路篮球场组织2次讲座,教授门球技术,市南区、省外贸、青岛铁路分局等单位30余人参加学习。1986年,青岛市举办第一期门球培训班。同年,第一届“长寿杯”门球比赛在青岛体育训练基地举行,首次使用电子计时,全市共12支球队参加比赛。此后,老年门球比赛每年举办一届。1992年,市老年人门球委员会成立,老年门球赛除有“长寿杯”外,市妇联、市总工会还联办“巾帼杯”,基层社区举办的有夫妻赛、3人赛、双人赛及个人技术表演等。1993年5月,第十三届华东“田横杯”老年门球协作区比赛在青岛举行,市老年门球二队夺得冠军。2000年后,市、区(市)两级老年体协举办近100次门球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培训骨干3000余人。门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市北区,多次举办全国门球邀请赛,并获全国门球邀请赛冠军、市首届体育大会门球比赛冠军,2次在山东省门球比赛中夺冠。同时,市老年门球队还多次与日本、韩国门球队进行比赛交流。

  至2005年,全市共修建1741个标准门球场地,拥有门球一级裁判员62人、二级裁判员74人。

  老年乒乓球运动

  1984年,市老年乒乓球队成立,每星期定期在青岛橡胶九厂俱乐部坚持训练。同年9月,山东省举办首届“长寿杯”老年乒乓球比赛,市老年乒乓球队王之河、梁义星分获单打冠、亚军。1985年第二届“长寿杯”老年乒乓球比赛,青岛男女队团体赛双双夺冠。1986年起,市老年乒乓球队先后参加全国老年乒乓球比赛26次、山东省比赛13次,参与国际赛事6次,均取得较好成绩。1993年,市老年体协乒乓球委员会成立,会员有400多人,在市内4区先后开辟6处活动基地。1994年,在北京国际乒乓球元老明星赛上,陈明盛获55岁以上组男子单打第三名。1995年,市南区体委主办“深海龙杯”全国部分城市老年人乒乓球邀请赛,北京、天津、上海等11个城市的老年运动员参赛。

  2000年,中国乒乓球协会举办“双鱼杯”全民健身乒乓球比赛,陈明盛获男子老年组单打冠军。2003年5月,王泽浦、卢国栋随中国老年乒乓球代表团参加日本横滨第十二届乒乓球元老锦标赛。9月,青岛老年队获山东省第十四届老年人乒乓球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12月,在“双银杯”中国国际元老乒乓球锦标赛上,市老年乒乓球队王泽浦、卢国栋、范英杰以3∶2战胜北京队,获70岁以上组团体冠军,同时获“乒乓球业余健将”称号。

  

  1984年,市老年乒乓球队成立,在全国及山东省老年乒乓球比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其中2003年12月,市老年乒乓球队获“双银杯”中国国际元老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图为市老年乒乓球队在比赛中。                               

  老年体育健身活动

  1995年,在全民健身计划带动下,全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老年人活动场所逐步增多,门球、太极拳(剑)、登山、棋类等体育运动,健身舞蹈、腰鼓、大秧歌等体育活动受到老年人欢迎。各级老年体协举办竞赛、表演、展示等大型活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健身活动行列。1997年,全市有老年人体育组织560多个,会员37万余人。在全市86万老年人中,有45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1997年,以迎“香港回归”为主题,组织老年人参加“千队万人”“百队千人”“十队百人”门球赛,举办1200人参加的太极拳剑表演和长跑宣传活动。1999年,以“庆祝新中国50华诞”“国际老年人年”和迎“澳门回归”为主题,全市各级老年体协组织4项规模空前的万人健身展示活动,有6万余人参加太极拳剑表演,4.5万余人参加门球比赛,3.6万余人参加登山和慢跑,8.8万余人次参加健身操(舞)活动。1989~2005年,每年一届的全市老年人运动会连续举办16届,并与广州等20多个城市开通老年人体育网络。各区(市)举办各具特色的婆媳运动会、家庭趣味运动会、街道运动会和沙滩运动会。至2005年,青岛市有老年活动室7030处,农村93%的行政村建有活动室,25%的行政村建有门球场。老年体育人口78.7万余人,占老龄人口的73.5%;发展老年体协会员540184人,占老年体育人口的68.6%。老年体育辅导站(点)12096个,其中达标的2928个,占辅导站点的24.2%。经常参加锻炼的老年人有43.7万余人,占老年体育人口的55.6%。先后组队185次,3300余人次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比赛,共获金牌152枚、银牌96枚、铜牌47枚。

  

  2005年,青岛市有老年活动室7030处,老年体育人口达78.7万余人。图为2001年4月,市北区北仲路街道开展老年人太极拳健身活动。              

  第五节  全民健身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青岛市成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7月,青岛市举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宣传活动,此后每年举办宣传周。1996年,市体委、市教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联合发起“全民健身五百工程”评选活动,从全市评出100个体育先进基层工会、100个体育先进团支部、100个健身先进家庭、100个体育先进班级、100名健康之星,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健身组织建设,创建社区晨练、晚练站(点),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有95%的街道成立体育协会,社区体育辅导站(点)发展到700多个。自1997年起,青岛市连续9年获全国“全民健身宣传周优秀组织奖”。

  1998年,青岛市采取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赞助和体育彩票基金为补充的筹资方式,启动全民健身基本建设。当年,全市命名首批社区体育健身辅导站(点)200个。2000年,建成四方健身广场、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市北区登州路街道、四方区开平路街道4个样板工程,健身路径达101条,全民健身辅导站(点)1648个,培训全民健身辅导员1048名,青岛市被评为“1996~2000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并作为唯一的基层单位代表在全国表彰大会上发言。

  2001年,八大峡健身广场、市南区北山健身公园、李沧区大枣园健身公园、胶州市街心公园相继竣工,全民健身中心增至10处,健身路径155条,体育健身辅导站(点)172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780名,全市三级全民健身辅导网络基本形成。2002年,市体育局印发《关于加强青岛市社区体育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运行机制,并对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建设作出规划安排。2004年1月,市政府印发《青岛市促进全民健身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活动开展、社区规划和体质监测等工作。

  2005年,全市建成健身路径901条,全民健身辅导站(点)3200余个,社会体育指导员9134名。

  

  2005年,青岛市有健身路径901条,全民健身辅导站(点)3200余个。图为位于市北区台东三路步行街东侧的体育健身路径。                        

  全民健身大型体育活动

  1995年4月,全市举办“福彩杯”风筝比赛、“联通杯”电讯与体育活动、横渡汇泉湾游泳表演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同年11月,举办“裕源置业杯”青岛市首届全民健身大竞技活动,有600名老年太极拳爱好者以及少儿武术、少儿足球在开幕式上作精彩表演。

  

  1995年,青岛市开始举办“万人横渡汇泉湾”活动,至2005年连续举办11届,成为青岛市群众性大型传统健身活动。                 

  1996年元旦,青岛市举办全民健身万人长跑宣传活动暨越野赛,市领导与各界群众进行长跑宣传活动,3000余人参加分程越野比赛。此后,全民健身长跑宣传活动和越野赛每年举办1次。同年,举办“平安保险杯”广播体操大展示、“联通杯”万人横渡汇泉湾、“市北杯”乒乓球赛和“发达杯”首届足球邀请赛等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其中,“英派斯杯”青岛市第二届全民健身大竞技系列活动规模最大,历时1个多月,有8000多人分别参加网球、射击、游泳、保龄球、半程马拉松接力、全民健身大竞技6大板块比赛。山东卫视通过卫星向20多个国家转播总决赛实况。

  1997年3月,“联通杯”首届全民健身节启动,青岛市组织举办街道运动会、职工沙滩运动会、社区健身操展示、家庭趣味运动会,并开展全民健身摄影大赛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有奖征文等活动。其中,“兰陵杯”体育百花园活动开幕式,8000余人参加广播体操、太极拳(剑)、扇子舞、大秧歌等大型展演活动。当年,全民健身活动形成高潮,共组织各类活动1400多项次,参与人次逾80万。

  1998年后,全民健身大型系列活动由英派斯集团赞助并冠名,采取每月1个主题,横贯全年举行。举办包括广播体操、登楼、横渡汇泉湾、社区健身节、街道运动会、家庭趣味运动会、社区体育以及健身路径、体育社团大展示等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当年,四方区海伦路街道跨入首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行列。1999年,青岛市承办“世纪纪录跳绳大赛”全国总决赛暨颁奖仪式,获奖选手与来自56个民族及港澳台地区特邀代表,在五四广场以齐跳“同心绳”形式喜庆澳门回归,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进行现场直播。

  

  2001年6月27日举行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青岛站活动,来自青岛各行业近5000人与两岸长跑队的选手们共同参加活动。                                

  2000年,山东省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首次在青岛举行启动仪式。2001年,市北区北仲街道、四方区洛阳路街道获第三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2001年和2004年,在五四广场分别承办“全国亿万职工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和“全国亿万青少年儿童体育健身活动展示大会”暨第二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青岛)颁奖仪式,全市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6000余人参加展演。2001年6月27日,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途经高雄、深圳、宁波、杭州、上海等8城市后到达青岛举行。2002年6月,中国奥委会、青岛市政府共同举办“庆祝国际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启动仪式,4000余人从五四广场出发进行长跑宣传活动。该项活动自1997年后首次在京外城市举行。此后,每年的奥林匹克日全市均举办大型庆祝活动。2003年,举办“青建集团杯”首届青岛市体育大会,历时4个月,设27个正式比赛项目(其中30个团体项目、206个小项 ),是青岛历史上设项最多的大众体育赛事。此后,全市体育大会作为群众体育的传统赛事每4年举办一届。同年,为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疫情,青岛市首次承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登山日活动。以“沐浴阳光、回归大自然、强身健体、抵御非典”为主题,举办历时2个月的登山系列活动,免费开放10个山头公园、246个体育场(馆)和义务健身辅导站(点),逾25万市民踊跃参与。当年,青岛市被授予“全国群众登山活动优秀组织奖”。2004年,举办“中坤杯”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启动仪式暨青岛市“招商银行——一卡通杯”全民健身登山日活动,全市设1个主会场和13个分会场,免费开放30余处山头公园、景区,中央电视台卫星转播车首次在青岛向境内外直播。此后,青岛每年4月均举办全民健身登山日活动,并连续多年承办全国登山日启动仪式。2004年,青岛以“帆船之都、奥运之乡”为主题,承办“小灵通杯”全国第六届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暨全民健身横渡汇泉湾活动,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220名游泳运动员和全市5000余名游泳爱好者参加。同年,举办第二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颁奖仪式暨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青岛)夏令营。

  

  2004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青岛市全民健身登山日活动在崂山启动,全市设1个主会场和13个分会场,中央电视台首次向境内外直播活动实况。此后,青岛每年4月举办全民健身登山日活动。                           

  2005年,青岛市市南区与北京市东城区共同组织举办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节暨北京·青岛奥运伙伴城市交流展示活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社区体育健身节

  2002年,青岛市开始创办社区体育健身节,以形式活泼、风格鲜明、贴近群众、易于普及的大众体育为特色,成为全民健身活动6大热点板块之一。首届“英派斯杯”社区健身节,举办社区运动会、社区体育大竞赛、社区健身路径表演及社区家庭健身征文大赛等活动,融入社区文化,深受群众欢迎。第二届“英派斯杯”社区体育健身节以“科学健身、有益健康”为主题,鼓舞人们战胜“非典”疫情,系列竞赛和展示活动历时2个月,营造城市体育氛围,展示社区健身成果,活跃社区文化生活,推动社区体育发展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第三届“英派斯杯”社区体育健身节,增加大众健美操、大秧歌、太极拳、健身舞等表演,全市各社区均组队参加。2004年,全市围绕打造“帆船之都”为主题,由25个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共同协办“百通杯”首届沙滩健身节,举办“火热生活——合家欢”沙滩家庭趣味运动会、“动感激情”广场体育表演赛、“怀旧情丝”广场民俗展演、“健康每一天”滨海栈道健步行、“黄金海岸”万人垂钓7大系列、40余项体育活动。2005年,第四届社区体育健身节,社区趣味体育运动会、毽球等比赛首次吸收在青岛务工人员组队参赛,体现全民健身人人参与的宗旨。

  

  2004年青岛市首届沙滩健身节期间,共举办40余项体育活动。图为健身节期间举行的沙滩运动会。                                 

  国民体质监测活动

  1997年,青岛市启动成年人体质监测试点工作。2000年,首次完成国民体质监测抽样调查,被评为“山东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先进市”。2004年,为全面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由山东省、青岛市体育局共同投资,建成山东省国民体质测定示范站暨青岛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配置专职人员和检测仪器,并在各区(市)、社区(乡镇)设分站和监测点,构建全市国民体质监测三级网络,年内完成山东省下达对4000名分类人群体质监测的收集采样任务。2005年,市体质监测中心站开展“六进”便民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农村群众、学校师生、部队官兵提供科学健身指导。

第一章 群众体育

第一章 群众体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